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也有假的?前不久,有网友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受理通知书“打假”的微博,同时贴出了一真一假两张受理通知书的图片,并对两张通知书作出对比,提醒大家要注意比对的几个地方:一是看申请日期和发文日期,二是看申请号,三是看通知书的内容,四是看公章,五是看字体和排版。如果没有这样的对比,一般人很难发现假受理通知书的破绽。
据三拍转让网曹经理介绍,假受理通知书并非“新鲜事物”,网络上的相关新闻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2013年4月刊登的一篇标题为《申请商标得到虚假受理通知书》的稿件,报道了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投资建材行业的蔡先生的遭遇,他来到淄博某商标代理机构,查询其委托南京另一家商标代理机构办理的商标注册事宜的进展情况时,才发现自己拿到的受理通知书是假的。
无独有偶,《武汉晚报》曾在2010年10月刊登《注意!商标受理通知书有人造假》的稿件,《东方今报》也在2011年10月19日刊登了《注册商标 受理通知书竟然造假》的稿件。在很多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网站上,都有介绍如何辨别真假受理通知书的文章,有些代理机构甚至承诺“保真”。
商标注册受理通知书造假,严重损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甚至给申请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何为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它究竟有哪些作用?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商标注册申请手续齐备、按照规定填写申请文件并缴纳费用的,商标局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能够表明商标局已经收到了相应的商标申请,且申请手续齐备、文件填写符合要求,申请人或代理机构已缴纳了相关费用。
曹经理认为,受理通知书上记载了商标图样、申请注册的商品或服务类别、申请号、申请人及申请时间等信息,在该商标尚未获得核准注册的情况下,商标申请人可以用通知书证明自己提交过商标申请且获得受理。
据了解,天猫、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城在审核开店申请时,若申请在店铺销售的产品所用商标尚未获得核准注册,一般会要求申请人提供受理通知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卷入商标侵权纠纷的风险。
在媒体报道的假受理通知书事件中,造假的主角都是商标代理机构,有些机构事发后便“人间蒸发”,给申请人带来惨重损失。
曹经理分析指出,一些商标代理机构在尚未收到官方下发的受理通知书或者收到后遗失时,迫于委托人催促或要求,只能临时造假,以便向当事人交差。他介绍说,有些申请人为了尽快在网上开店或实现产品尽早在商场、超市上架,迫切希望尽快拿到受理通知书,个别代理机构的造假行为正是为了迎合这种心理。
实际上,伪造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构成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在此,三拍商标转让网再次提醒商标申请人,注册商标一定要要尽量选择知名度高、专业性强的代理机构,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