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近日,有一位玩微信等自媒体玩得各种遛的大咖——罗振宇,却发出预言:微信公众号不妙了!
在5月20日的“头牌”发布会上,罗振宇便开口提到了微信:“大概就在这个星期,我们做出一个判断,微信公众号生态正在剧烈地恶化过程中。”继而,几天后他重回微博的宣言也似乎是对微信市场下滑的应对。5月21日23点15分,罗振宇重新“宠幸”了微博:“微博,我回来了。”此次宣言回归,他在微博还调侃到原因“微博的戾气少了很多。用户变得更年轻,更值得一个老男人拍马屁。”
在此之前,罗振宇在“罗辑思维”公号上风生水起,确是在微博上很少言论。
微信创立伊始,就带有社交的基因,但是自打推出了公众号,便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交媒体,更多的完成了跨界布局,很多的用户将其打造成媒体发布平台,实现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的理想,但是随着媒体平台的开放,可以入驻合作的媒体越来越多,让我们庆幸这是一个好时代,但是也是一个选择性过剩的时代,注意力注定成为重要的稀缺资源。
事实上,一旦涌入大量的个人和企业用户,微信公众号的整体环境就已改变。公众号运营者们在这样鱼龙混杂的环境下开始拼命往上游挣扎,市场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越是上层的公众号越能得到更优质的资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就是用户已经形成“知名的必然就代表着权威”的品牌理念,知名公众号对新用户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
第一,公众账号将走向垂直化,深耕其专注的行业领域。
微信加速了碎片化时代的到来,越是碎片化的时代越需要专注。当市场已经被教育的差不多,小白用户越来越少,用户都懂得如何去使用微信,如何群发公众号时,运营者们必须生产出更多的有价值的内容出来。而且还要时刻保持着在这个行业和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二,越来越多的微信大V公众号将以团队的方式运营。
微信大V是指粉丝量在“10W+”以上的,不知道微信何时可以公布一下这样的大V目前有多少。前面谈到了粉丝越多压力越大的问题,对于这些“10W+”的大号来讲,要想规模化和产业化,必须在内容形式上要多元化和丰富性,这将直接决定着粉丝的留存率,转发率和转化率。无疑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只有专业的团队。做得比较好的自媒体无不以这样的形式发展。
第三,良币驱逐劣币,内容众筹将成新模式。
优质的内容会沉淀,对于一些草根账号,无法持久创造内容的,众筹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这里的众筹指的是大家来共同玩一个号,协同制作内容,利益可平衡分配,这一形式非常适合社群和共同的兴趣爱好的人来玩。在笔者看来不管是草根自媒体还是专业自媒体人都需要自我造血的能力。
虽然,微信公众号进入了“疲软期”,但这对用户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将表明用户在关注和分享的同时会更加注重理性,有价值的内容永远不会过时。
公众号商标化
除了上面说的内容和运营上的转变,公众号为首的自媒体还有一个趋势——商标化。越来越多的公众号选择注册自己的商标和产品,进行企业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当然,也与实体企业一样,抢注商标成了一个头疼的毒瘤。
5月6日,微信号“电影通缉令”运营者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声:
“今天我登录公众号‘电影通缉令’,被告知我的名字因为侵权被清空,查看缘由是被一家‘广州奥思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的公司投诉,并成功。他们公司有‘电影通缉令’的商标。对于这起恶意抢注商标事件,我将起诉该公司。特此声明!”
据网友爆料,火传媒(上海)有限公司一次性注册了上百个微信公众号商标,随后公布了自己在国家商标总局获取的抢注数据。根据网络截图资料显示,这些被抢注的公众号中不乏颇具影响力的微信大号,如“新榜”“关爱八卦成长协会”“视觉志”等。
对于大多数还没有变现的公众号来说,自己进行商标注册,倒也是一件头疼的事。主要是不知道商标注册都得注册哪些行业?全行业注册成本太高,显然有点心疼;注册某些行业,又不确定自己内容产品的发展方向。所以,常常有心无力,无从下手……
商标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商标保护要趁早。各行业从业者在开始生产经营活动前,应该首先注册商标,如若没有及时进行注册,就会陷入类似被恶意抢注的尴尬境地。我们提倡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时刻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切莫等到被别人抢注才悔之晚矣。如果发现商标被恶意抢注,自媒体从业者可以去当地商标局进行投诉并提出异议,提出的异议应当有异议理由、事实和法律依据,通过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
当然,如果自己不懂,可以找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比如三拍网、三拍网还有三拍网,帮你解决注册难题。千弘知识产权的商标服务团队可以提供全面的注册咨询,与各位一起探讨商标注册与后续保护的方案!